傳統(tǒng)型零售下的餐飲行業(yè),已經被新興零售打壓的喘不過氣,那么跨界
新零售將會是餐飲行業(yè)的轉變之路嗎。
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,沃爾瑪、百盛相繼關門倒下,便利店+餐廳經營的Eataly卻能站住腳穩(wěn),依舊蓬勃發(fā)展;百聯(lián)集團突然轉變,便利店+餐飲+音樂+書店,從傳統(tǒng)商超變革為全渠道多業(yè)態(tài)的RISO“新零售發(fā)現店”,今年六月在上海陸家嘴亮相;杭州西湖文化廣場,世界聯(lián)華未來鯨選店于本月初開業(yè),從“一站式購買需要”升級到滿足“全鏈路消費需要”轉變,重新劃分品類,與品牌重組,以數十個品類專業(yè)店以“精品店“的形式重新呈現;馬云的河馬鮮生以生鮮+餐廳的商業(yè)模式,以生鮮電商的一半費用,進軍千億級的生鮮市場;永輝物種集高端便利店、食材餐飲、永輝生活APP于一體,既滿足購買需要,又滿足餐飲需要,在全國范圍內大規(guī)模擴張……
甚至華強北的天虹Sp@ce,搞起了“生活便利店”、大潤發(fā)玩起了“優(yōu)鮮“、步步高上演了“鮮食演義”、新華都海物會、物美新零售實體店……傳統(tǒng)商超在今年搖身一變,成為新零售體驗的代名詞,而不管是哪一家新零售體驗店的崛起或重塑,他們共同瞄準的竟是咱們最熟悉不過的餐飲行業(yè),表面看起來新零售只是便利店+餐飲的混搭,或者多種消費場景的跨界重組,可背后確是想侵吞14萬億餐飲市場的蓬勃野心!
作為餐飲老板的你,是否已略感到危機四伏?當便利店、商場、購買中心、互聯(lián)網巨頭借著“新零售”的名義,孵化出一項項與餐飲有關的自品牌項目,將資源、大數據無縫連接或與餐飲大品牌強強聯(lián)手,當人們切實感受到“新零售”所帶來的便捷和滿足,而你的未來又在哪里?
星巴克最早放下狠話,堅決不上架三明治,可如今已然妥協(xié),賣起了麥芬、冰激凌、意面,最近又打起了酸奶沙冰的主意;肯德基變“綠”,做起了輕餐,賣起了小龍蝦和啤酒;街邊的都可奶茶,賣起了咖啡;王老吉想要開一家現實版的“涼茶店”……
如果你還沒有感受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,那么我來講講咱們身邊的例子:超市賣起了關東煮、便當,甚至還做起了烘焙、咖啡;宜家賣起了肉丸、冰激凌;涼皮店賣起了甜點;咖啡店賣起了小面;無印良品賣起了書;就連浙江省人民醫(yī)院也玩起了曉峰書屋,病人可以邊打點滴,邊看書,身體和心靈同時被治愈……
看似翻天覆地的巨變,其實要歸于本質,無非就兩點:越來越多的模式向人們的生活方式靠攏;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消費體驗。
從新零售的角度思考餐飲,跨界將是餐飲新一輪的轉變之路。
我個人理解的玩好餐飲跨界混搭,“三感一式”非常重要,“三感”即是“體驗感、儀式感、參與感”,“一式”則是生活方式。如果你有看過我之前的文章《餐飲人必讀:餐飲界未來十二大發(fā)展未來》,你會發(fā)現第十二條里面描述:“餐飲品牌、餐廳、美食,將會以生活方式的角度來重新思考和呈現,注入更多與人產生共識共鳴的元素。”
是的,無論餐飲復合還是新零售,都是以生活方式的角度,去重新思考和重組的。咱們開頭說的服飾店+咖啡廳、家居店+零食鋪、KTV+火鍋、書店+甜品、便利店+餐廳,你仔細思考下,每一個跨界混搭的商業(yè)模式,細想不都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嗎?你可以邊喝咖啡邊挑衣服、邊吃零食邊逛家居、邊吃火鍋邊唱歌、邊吃甜品邊看書、吃完正餐順便帶點家里所需品回去……
所以任何跨界混搭、多業(yè)態(tài)融合的模式都是以“生活方式”為軸心點,嵌入的內容必須圍繞這個“軸心點”去運轉、去逐步校驗邏輯、校驗可行性和合理性。而“體驗感”、“儀式感”、“參與感”,是決定和考量你跨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。以生活方式為導向,著重顧客的體驗感,讓內容享有儀式感,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感。那么這樣跨界混搭的餐飲項目,一定很有前景。
從新零售的角度思考餐飲,跨界將是餐飲新一輪的轉變之路。
更多關于新零售最新資訊,請查看:
新零售